1. 正反対称性とひずみ性 (正反對稱與歪曲性)

在自然界中,均有「正與反」、「陰與陽」等等…的特性,連阿瑪始元量(アマ始元量)的終極粒子「mali(マリ)」都有正反。mali(マリ)的正反是由其旋轉方向的不同所產生的,也就是右旋或左旋。雖然一切事物中的正與反都是成對存在,但並非完全對稱,而是帶有點許歪曲的對稱。

2. 旋転、巡回、ら旋の回転性旋轉 (循環、螺旋的運動性)

終極粒子mali(マリ)以螺旋式做著旋轉運動,這種旋轉存在於自然界各種現象中。在微觀層面,原子核與電子會自轉,電子還會繞著原子核公轉。在宏觀層面,太陽、地球、月球都會自轉,而地球會繞著太陽公轉。在更大尺度上,銀河系、星雲等等也呈現旋渦式的旋轉。

3. 対向発生 (對向發生----雙向生成)

正與反相對時,具有產生新事物的特性。例如:磁浮列車是利用磁鐵的正負極特性來實現懸浮和推進的。例如:男女結合,可以產生新生命。

4. 同種反発、異種親和 (同種排斥、異種吸引)

在究極粒子中的瑪莉,也存在著正與反,展現出的特性就是「同種之間相互排斥、異種之間相互親和」。例如:磁鐵同極排斥、異極相吸的現象。

5. 統計的存在性 (統計性存在---概率共振)

物質與能量都在不斷的進出、產生與消失、流出或流入的旋轉,因此說這些現象是具有統計上意義的存在。例如:人類身體的細胞不斷進行新陳代謝(死亡與新生)。例如:電子等基本粒子也非固定不變的實體,而是由更微小的超微粒子不斷流入與流出組成的統計存在。

6. 重合互換性 (聚合與互換性)

重合性指不同的事物重疊共存的特性。如:左旋性與右旋性、膨脹性與收縮性、粒子性與波動性。互換性指究極粒子瑪莉能夠在時間與空間中互換,並轉換成電氣、磁氣與力等不同形態。如:能量可轉化成物質,物質可轉化成能量

7. 微分、統合性の周期性 (微分與整合的週期性)

阿瑪始元量(アマ始元量)同時具有分化變小、統合變大的性質,換句話說,就是「波動性與粒子性」、「膨脹性與收斂性」等等….這些相反性質同時存在。若同時還存在著抵抗這些變化的特性(例如:同時存在著膨脹性、收縮性、抗膨脹性、抗收縮性),這些合稱「正反四相」,而「光」同時具備粒子性與波動性的二重性質,正是正反四相的體現。

8. 極限循環性(回歸與突破的共時性)

阿瑪始元量(アマ始元量)所組成的各種物質與生命體,都遵循一個短期的循環週期:誕生(發生)、成長、極限(飽和)、崩解(死亡),然後再回到最初的原始狀態。宇宙中的這些長期與短期循環週期是永無止盡的,而這一切皆源自阿瑪始元量的極限循環性。